悦爱健康

补钙常见误区

小美
发布于2021-07-04 11:07

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成人每日钙的最大耐受摄入量为2000mg,不是推荐的标准摄入量。一般来说,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一般情况下,饮食中至少摄入500毫克钙。钙摄入量越接近最大耐受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越大。钙的过量摄入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可能导致肾结石病的风险增加。换句话说,营养物质的摄入并不尽如人意。营养素缺乏对身体不好,营养素过多也可能对身体有害。一般来说,通过日常均衡饮食和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人体对钙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所以补钙并不是越好越好。

误区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我们每天吃的许多天然食物都可以增加钙,比如乳制品和豆制品。与钙片相比,这些食物便宜,食用方便,应该是补钙的首选。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如果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的手段之一。

误区3: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一些厂商为了增加销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不切实际、夸张的文字和数据。专家说:正常情况下,钙对人体的吸收率在30%左右。这与一些商业广告中宣传的高达90%的吸收率明显不同。也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上。对待这些,消费者需要有正确客观的判断。治疗产品要有意识的积累更多的医学常识。

误区4: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保健食品是安全性高的食品,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是在生病的状态下吃的,食物是人们每天都可以吃的。就时间而言,药物偶尔吃,食物可以经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营养品在制成药物时允许用量较大。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对健康有害。

误区5:老年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对于老年人来说,缺钙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单独补钙并不能完全预防骨质疏松。需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服用补钙剂来加强钙的摄入。

误区6:强调儿童也必须通过服用钙保健品补钙。

其实儿童补钙最好辅以食物补充剂和保健品,补充人体一半的日需求量,其余由食物补充,不用担心补钙过量,更安全。

误区7:补钙首选含维生素D的产品。

提醒,慎用维生素D大量补钙,摄入过多会引起蓄积中毒。

针对上述误区,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告诫消费者,要加强对广告和宣传的理性思考,和平对待补钙广告,不要听信某些钙保健品的夸大宣传。建议合理改善膳食结构,尽可能从天然食物中获取钙,通过膳食补充增加钙的摄入。

申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