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爱健康

冬补原理

小美
发布于2021-07-12 11:07

1、冬季进补应“因证用补”

证候为阴阳两虚,表里寒热。根据证件不同,补品应该也不一样。寒证,热的成分是补品;热证,寒食为补;阴虚应作为补阴的成分或药物;阳虚应辅以配料或药物。滋补品的保健功能只有按证补充才能充分发挥。所以补药一定要在有资质的中医和药师指导下,根据证进行补充。

2、冬季进补应“因人而补”

由于年龄、性别、禀赋不同,补音时间应该有差异。患有感冒综合症或缺乏杨琪的人应避免吃冷凉的食物;发烧或阴虚的人应避免吃温热的食物。孩子体质细腻,原料不宜冷热,老年人肝肾不足多,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怕激活胎气,不宜使用活血滑利产品。这些都是补药中要注意的。

3、冬季进补应“因地而补”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差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差异。有的地方潮湿,饮食温燥辛辣;有些地方比较冷,饮食比较热腻,南方广东的饮食比较凉甜,做补品选料也是这样。

“三月补一个冬天,来年再无痛苦”。但无论是用哪一种来补充食物、药膳、药酒、药膏,都要注意根据证、人、地进行补充。有严重内热、肝火亢盛或体质虚弱的高血压、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患者,或经常有出血倾向、口疮、便秘的患者,不宜食用红参、鹿茸及高热的补品。有的人体内湿热重,气滞痰浊,一时之间无法弥补。他们应该先吃一些“开路”中药,清理干净,然后再补。总之,一定要注意补药的针对性,通过服用补药、药膏、酒来达到冬季补药的目的。

申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